道不掇遗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ào  bù  duō  yí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o one picks up what 's left by the wayside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道不掇遗”的成语拼音为:dào  bù  duō  yí,注音:ㄉㄠˋ ㄅㄨˋ ㄅㄨˋ ㄅㄨˋ ㄅㄨˋ,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好的社会风气,年代:古代成语,出处:《新唐书·东夷传·高丽》:“降、败、杀人及剽动者斩,盗者十倍取偿,杀牛马者没为奴婢,故道不掇遗。”,基本解释: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。形容社会风气好。同“道不拾遗”。,例句:唐代李绅的《杂纪·赋声》中有这样的描述:“凡说者不能除杂讳之名,以时行随地掇遗,用情得物者钦之,即以歌之。”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拼音 | dào  bù  duō  yí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注音 | ㄉㄠˋ ㄅㄨˋ ㄅㄨˋ ㄅㄨˋ ㄅㄨˋ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词性 |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好的社会风气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英文 | no one picks up what 's left by the wayside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年代 | 古代成语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解释 | 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。形容社会风气好。同“道不拾遗”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出处 | 《新唐书·东夷传·高丽》:“降、败、杀人及剽动者斩,盗者十倍取偿,杀牛马者没为奴婢,故道不掇遗。”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例句 | 唐代李绅的《杂纪·赋声》中有这样的描述:“凡说者不能除杂讳之名,以时行随地掇遗,用情得物者钦之,即以歌之。”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补充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