池鱼笼鸟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hí  yú  lóng  niǎo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age bird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池鱼笼鸟”的成语拼音为:chí  yú  lóng  niǎo,注音:ㄔˊ ㄩˊ ㄌㄨㄥˊ ㄋㄧㄠˇ,词性: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不自由的人,年代:古代成语,出处:晋·潘岳《秋兴赋》:“譬犹池鱼笼鸟,有江湖山薮之思。”,基本解释:池里的鱼,笼里的鸟。比喻受束缚而失去自由的人。,例句:唐代杜甫的《登高》中有一句:“偶入山林九十径,忽逢一溪三十里。池鱼跃凫又何益,山花红紫总相宜。”这里的池鱼和笼鸟表示了生活在囚禁中的无自由感,形容人处境窘迫,无法自由行动。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拼音 | chí  yú  lóng  niǎo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注音 | ㄔˊ ㄩˊ ㄌㄨㄥˊ ㄋㄧㄠˇ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词性 |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不自由的人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英文 | Cage bird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年代 | 古代成语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解释 | 池里的鱼,笼里的鸟。比喻受束缚而失去自由的人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出处 | 晋·潘岳《秋兴赋》:“譬犹池鱼笼鸟,有江湖山薮之思。”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例句 | 唐代杜甫的《登高》中有一句:“偶入山林九十径,忽逢一溪三十里。池鱼跃凫又何益,山花红紫总相宜。”这里的池鱼和笼鸟表示了生活在囚禁中的无自由感,形容人处境窘迫,无法自由行动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补充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