燕翼贻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yàn  yì  yí  móu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hand down a good plan to posterity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燕翼贻谋”的成语拼音为:yàn  yì  yí  móu,注音:ㄧㄢˋ ㄧˋ ㄧˊ ㄇㄡˊ,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,年代:古代成语,出处:《诗经·大雅·文王有声》:“武王岂不仕,诒厥孙谋,以燕翼子。”《宋史·乐志九》:“权舆光大,燕翼贻谋。”,基本解释:燕:安;翼:敬;贻:遗留。原指周武王谋及其孙而安抚其子。后泛指为后嗣作好打算。,例句:三国时期,曹操军队包围了袁绍的昌城。袁绍手下的谋士荀攸提出了一个计策,称为“燕翼贻谋”。他建议袁绍将部队分成两个翼,一个翼在城内继续抵抗,另一个翼则带着粮草和大批士兵偷袭曹军的后方。这一计策最终使得曹军分兵抗击,袁绍及时找到了突破的机会,成功打破了围困。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拼音 | yàn  yì  yí  móu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注音 | ㄧㄢˋ ㄧˋ ㄧˊ ㄇㄡˊ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词性 |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英文 | hand down a good plan to posterity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年代 | 古代成语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解释 | 燕:安;翼:敬;贻:遗留。原指周武王谋及其孙而安抚其子。后泛指为后嗣作好打算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出处 | 《诗经·大雅·文王有声》:“武王岂不仕,诒厥孙谋,以燕翼子。”《宋史·乐志九》:“权舆光大,燕翼贻谋。”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例句 | 三国时期,曹操军队包围了袁绍的昌城。袁绍手下的谋士荀攸提出了一个计策,称为“燕翼贻谋”。他建议袁绍将部队分成两个翼,一个翼在城内继续抵抗,另一个翼则带着粮草和大批士兵偷袭曹军的后方。这一计策最终使得曹军分兵抗击,袁绍及时找到了突破的机会,成功打破了围困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补充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