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面儒生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ái  miàn  rú  shēng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n inexperienced youth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白面儒生”的成语拼音为:bái  miàn  rú  shēng,注音:ㄅㄞˊ ㄇㄧㄢˋ ㄖㄨˊ ㄕㄥ,词性: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同“白面书生”,年代:古代成语,出处:《资治通鉴·晋孝武帝太元十二年》:“温详之徒,皆白面儒生,乌合为群,徒恃长河以自固;若大军济河,必望旗震坏,不待战也。”,基本解释:犹白面书生。指只知读书,阅历少,见识浅的读书人。有时含贬义。亦泛指读书人。,例句:唐代杜甫的《白面儒生吟》中写道:“白面儒生笑我闲,青衫人又与谁看?纵然诗歌义行差,胜似世上诸葛亮。”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拼音 | bái  miàn  rú  shēng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注音 | ㄅㄞˊ ㄇㄧㄢˋ ㄖㄨˊ ㄕㄥ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词性 |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同“白面书生”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英文 | an inexperienced youth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年代 | 古代成语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解释 | 犹白面书生。指只知读书,阅历少,见识浅的读书人。有时含贬义。亦泛指读书人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出处 | 《资治通鉴·晋孝武帝太元十二年》:“温详之徒,皆白面儒生,乌合为群,徒恃长河以自固;若大军济河,必望旗震坏,不待战也。”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例句 | 唐代杜甫的《白面儒生吟》中写道:“白面儒生笑我闲,青衫人又与谁看?纵然诗歌义行差,胜似世上诸葛亮。”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补充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