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个人买了一条很长的绳子,他想在10分钟之内把绳子烧完,但他只有一个打火机。那么,他应该怎样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? |
他可以将绳子两端点燃,然后把它们对折,再将对折的部分点燃,如此循环操作,直到绳子在10分钟内全部烧完。
|
有一个木桶,桶底有一个洞,但仍然能装满水。为什么? |
因为这个木桶是浴缸。
|
有一只狗正在追逐一只猫,突然狗停了下来,为什么? |
因为它追到了自己的尾巴。
|
有一对夫妻,他们每天一大早就出门工作,晚上才回家。然而,他们从来没有错过过一个结婚纪念日,也从来没有请过请假。为什么? |
因为他们是结婚纪念日的婚礼策划师。
|
有个人走进一间黑暗的房间,关上门后发现他没带上手电筒。他摸索了一会儿,最后找到了三个不同形状的物体:一个苹果、一个螺丝刀和一个纸杯。他只能选择一个物体来帮助他找到出口。你认为他选择了哪个物体来帮助他离开房间? |
他选择了纸杯。因为他可以用纸杯紧紧地捂住嘴巴,然后吹气,如果他感觉到气流被阻挡,那就说明出口在离他吹气的方向上。
|
一个房间有三个开关,每个开关分别控制着三个不同的灯泡。进入房间后,你只能进出一次,不可返回。请判断每个开关分别控制着哪个灯泡? |
打开第一个开关,等待5分钟后关闭。然后打开第二个开关,再进入房间。
|
一个人站在一座桥上,桥的一端有五个石块,每个石块上都写着一个数字,依次是1、2、3、4、5。这个人需要将这五个石块按照一定的顺序踩碎,但是他只能踩碎其中两个石块。请问,他应该踩哪两个石块才能达到目的? |
他应该踩碎数字1和2的石块。因为踩碎数字1的石块后,剩下的数字2、3、4、5的石块组成了一个顺序可逆的四位数,而踩碎数字2的石块后,剩下的数字3、4、5的石块又组成了另一个顺序可逆的三位数。这两个顺序可逆的数字分别是54和543,将它们连接起来就得到了目标数字:54543。
|
一位人类爸爸和一只狗妈妈,生下了一个什么样的孩子? |
一个人类婴儿,因为狗妈妈只是一个比喻,实际上是说男人和女人生下的孩子。
|
一只猫在玩耍,突然掉进了一口井里,但奇迹般地没有受伤。为什么? |
因为井里没有水,所以猫并没有掉进水里。
|
有一个人在深山中迷路了,他遇到了两个路标,一个指向东,一个指向西。他应该选择哪个路标才能找到出路? |
选择指向东的路标。因为无论路标的指示是否准确,他只要选择相反的方向就一定能找到出路。
|
有一个人从五楼跳下来,为什么只摔死了一半? |
因为他摔到了镜子前,所以只摔死了自己的一半影子。
|
有一只鸟站在车库前面,但它为什么看不见车? |
因为车库里没有车。
|
有一座桥,桥上有3个人,每个人都要过桥,但桥只能承受两个人的重量。这三个人分别是一个父亲、一个儿子和一个警察。父亲要过桥需要1分钟,儿子要过桥需要2分钟,而警察要过桥需要5分钟。而且他们只有一个手电筒,过桥时必须有一个人持有手电筒,否则他们无法看清桥上的路。请问他们如何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都安全过桥? |
首先,父亲带着手电筒过桥,花费1分钟。然后,父亲将手电筒交给儿子,儿子再用2分钟过桥。接着,父亲需要返回桥的另一侧,花费1分钟。最后,警察带着手电筒过桥,花费5分钟。这样,总共花费的时间为1+2+1+5=9分钟。
|
有一只小船上面有两个人,却没有一个人。他们是怎么回事? |
他们是夫妻,所以他们都是"一"人。
|
有一个人乘坐船在湖中央,他突然掉进了湖里,但却没有湿透一丝衣服。这是为什么? |
因为他掉进的是冰湖,不是水湖。
|
有一个人走进一个房间,看到里面有三个开着的灯泡,但他明明记得在进门之前,这三个灯泡是关着的。他没有碰过任何开关,也没有其他人在场。那么,他是如何把这三个灯泡打开的? |
他打开了房间的门。
|
我是一种东西,有时候在你的手中,有时候在你的口中。我可以是小小的,也可以是大大的。猜猜我是什么? |
筷子。有时候拿在手中使用,有时候放在口中夹食物。而且筷子的大小也有不同。
|
身穿黑袍,不是超级英雄,行走在天空,却没翅膀。谁是他? |
煤气罐工人
|
什么东西吃完它,却还是会保持原来的模样? |
碳纤维餐具
|
有一个人在一天之内先生了100次日出,但只看到了一次太阳。为什么? |
这个人住在北极圈内,太阳在那里的季节性地升起和降落,所以他只能在一天内看到一次太阳。
|
全世界只有一个地方可以洗澡,你猜是哪里? |
答案是“在梦里”。因为在梦里,你可以想象自己在任何地方洗澡。
|
什么东西一分钱都不值,但众人却趋之若鹜? |
答案:气。
|
一个人在房间里,突然闯进来一个陌生人,他们进行了一段对话后,陌生人离开了。为什么这个人没有报警或者阻止陌生人进入房间呢? |
因为这个人是一个演员,他们正在拍摄一部电影。陌生人是剧组的工作人员。
|
有一个人同时拥有六个脑袋和八个手,他是什么人? |
钟表。因为钟表有六个数字的表盘,指针相当于它的八个“手指”。
|